应对远距离敌人需要综合运用听觉判断、视觉定位以及战术掩体选择。当子弹击中近处时,声音分为两部分:先是子弹破空声,紧接着是枪声。由于子弹速度超过音速,破空声通常先于枪声出现。真正的敌人位置信号是随后的哒哒哒小声枪声,而不是明显的破空声。通过弹孔位置可以辅助判断敌人方位,若子弹打在一堵墙上,敌人必定在弹孔的这一侧;若打在自己背上,则敌人来自背后。结合弹孔与枪声信息能更精准锁定目标。
地图上每一小格代表100米,一大格为1000米。若目标与自身位置不在同一水平或垂直线上,需通过勾股定理计算斜线距离。例如横向距离300米、纵向距离400米时,实际距离为500米。归零点距离调整是精准命中的关键,8倍或15倍镜可通过PageUp/PageDown键调整密位。例如目标距离483米时调整为500米归零,再略微抬高枪口即可抵消子弹下坠。
地形利用与移动策略直接影响生存率。第三人称视角能提供掩体后的观察优势,按住ALT键可360度环视而不暴露身体。遭遇远距离攻击时应立即进行蛇形走位,寻找最近的岩石、树木或反斜坡作为掩体。避免在空旷地带直线奔跑,移动时保持蹲姿可降低脚步声。若需穿越危险区域,烟雾弹能有效阻断敌方视野。
狙击枪推荐配备消音器以隐藏枪口火光,步枪建议切换单发模式提升点射精度。四倍镜在300米内可直接瞄准头部,八倍镜则需根据密位调整瞄准点。子弹飞行受空气阻力影响会逐渐减速,超过400米距离需显著抬高准星。持续开火会导致弹道散布增大,建议采用2-3发点射维持精度。
最终阶段的处理需要平衡隐蔽与反击。发现远距离敌人后不应立即开火,先确认其是否孤立无援。若自身位置暴露,可通过假扔手雷(拉环后切枪)诱使敌人移动。伏地状态下被击中时,保持静止可能被误认为尸体。合理利用毒圈机制,后期安全区边缘往往能形成天然屏障。记住高价值目标如三级头玩家应优先解决,但需确保一击必杀避免陷入持久战。